懂球帝首页>动态> 求索丨为何俱乐部一解散,球员讨薪就难上加难?

求索丨为何俱乐部一解散,球员讨薪就难上加难?

徐尔摩斯 2025-03-04 12:05

自2004年以来,中国足协旗下已经有124家职业足球俱乐部解散。这些俱乐部的历史、文化,随着“解散”一词的宣布,停留在了过往。

不过,当前我们的职业联赛俱乐部本质上都是公司性质,所谓俱乐部的解散并不意味着公司的消亡。实际上,很多已解散的俱乐部,公司仍处于存续状态。

那么,明明俱乐部仍然存在,为何总有球员要不回自己的工资?俱乐部没钱,为何不能变卖自己的资产?俱乐部的资产,究竟什么更值钱?

资料图 2022年深圳壆岗俱乐部球员讨薪

今天这一期的求索专栏,懂球帝记者@徐尔摩斯 依然请到了原重庆两江竞技足球俱乐部法务总监、足球咨询师团队创始人吕伟博士,来帮助我们回答上述疑问。我们希望让大家看到,我们行业的症结所在。

吕伟博士曾供职于重庆两江竞技足球俱乐部,对于重庆俱乐部的情况,自然相对更加了解一些。据吕伟博士介绍,实际上重庆俱乐部的固定资产并不多,占俱乐部资产大头的其实是无形资产。

重庆两江竞技当时最大的股东是当代集团,而力帆集团也同样是球队的股东之一。不过,力帆集团并没有直接为俱乐部出资,而是以俱乐部的场地入股,并成为了拥有俱乐部10%股份的股东。因此,重庆俱乐部的场地,实际上是属于力帆集团的。吕伟博士表示:“重庆俱乐部所在的场地是体育专项用地,不能改变用途,只能用于体育事项的活动,所以现在也没有开发,都荒芜了。网上很多图片都拍到,那里地上长着很高的野草,看去确实很凄凉。”

“最后俱乐部实际上没有太多其他固定资产,而如车和运动器材等固定资产,也都是被折旧变卖处理掉。”

重庆两江竞技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吕伟博士介绍称:“大部分的俱乐部都是如此,通常来说,俱乐部很少会有自己的场地,有的是租用体育部门的场地,有的则是自己企业内部的一块场地等等。所以俱乐部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固定资产或者是债权。”

因此,对于一家职业俱乐部来说,其最大的资产其实是无形资产,而俱乐部最大的无形资产就是球员。球员只有在发生转会的前提下,无形资产才能变现。而俱乐部一旦退赛、解散,球员就会因此变成自由身,其价值也就归零了。

而无形资产除了球员的转会活动,还包括有日常的门票收入,赞助商的广告(如:球衣胸前、背后、衣袖广告,赛场的LED及大屏广告, 3D地贴广告等等)。还有一笔收入就是中国足协的转播分成。根据此前中超公司的股权结构我们可以得知,每一家中超的俱乐部都拥有4%的股份,而中国足协占36%。

“原来俱乐部的转播分成会分到比较多,16、17、18赛季,各俱乐部可能能够分到六、七千万。”吕伟博士说道,“但是后期都比较少,19、20赛季都是只有几百万。以上这些才是俱乐部的收入,俱乐部的收入实际上很低。”

俱乐部收入低,支出高似乎是此前中国俱乐部的常态,这也就意味着绝大部分俱乐部实际上都处于亏损状态:“我们在18、19年开财务会议的时候,普华永道对16家中超俱乐部的财务情况做了尽调,16家中超俱乐部真正算下来,没有一家俱乐部是盈利的。中超俱乐部都无法盈利,中甲、中乙俱乐部就更困难了。所以整体来说国内职业俱乐部都是亏损的,那也就意味着俱乐部债务很多、债权很少。”吕伟博士说道。

而如此前的广州队,俱乐部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母公司的输血。在国内联赛,这样的俱乐部不在少数。吕伟博士表示:“这些俱乐部的母公司是以借款的形式借给俱乐部,等到俱乐部解散的时候,俱乐部可能还要欠母公司很大的一笔债务,所以最终俱乐部破产以后能够执行的财产是非常少的。”

俱乐部收入低,支出和债务高;固定资产少,无形资产在解散后又会锐减。这样的现状导致了俱乐部在解散后,没钱可发给球员。哪怕最终俱乐部破产,也没有什么财产可以执行。

而且,俱乐部一旦退赛,就意味着它将不再是中国足协旗下的会员。球员向俱乐部讨薪,中国足协也就不再会“插手”了。

到法院去状告俱乐部,球员虽然可能打赢官司,但因为俱乐部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球员可能拿不到钱。此外,新公司法实施以后,如果俱乐部注册资本没有实缴,股东对注册资本这部分的,需要承担债务。“但是很多俱乐部实际上在注册完了以后,都是实缴了的。俱乐部股东实缴完了以后,股东仅承担有限责任,球员没办法去追偿。”吕伟博士介绍称。

所以这些球员被拖欠的高额薪酬最终可能都会不了了之,没办法追回。而球员如果再去上诉,反而可能还要支出一笔不小的费用。吕伟博士表示:“球员首先得付律师费,然后去到法院,有可能还要付一定的诉讼费。球员可能本身就没钱,还要有这么多的支出,很多球员一盘算,自己可能不但拿不到钱,甚至还要倒贴。很多球员就放弃了。

除了上述的问题之外,俱乐部清算的时候,还可能会涉及到税收问题。俱乐部原本的税务申报问题还可能会影响到球员。“有可能很多球员到最后还要补税。球员被欠很多钱,最后还要补几十甚至几百万的税,所以就很多球员就很气愤。球员拿不到工资白干几年不说,最后还要补税,给球员带来的影响就非常大。”吕伟博士说道。

俱乐部原本就没钱,资产也没太多可以执行的,球员讨薪可能还得花钱。这些因素,造就了如今球员讨薪难的局面。

遗憾的是,似乎以上的问题没有短时间能够解决的办法。我们只能希望,潮水退去之后,俱乐部能够真正回归理性,真正去探索一条可长久持续、自给自足的道路。

(第二期 完)

@足球咨询师 团队创始人吕伟博士担任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影视娱乐法学会体育产业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厦门体育与影视法学研究会顾问专家委员会委员、蒙古国体育仲裁院仲裁员等职务。吕伟博士曾担任原重庆两江竞技足球俱乐部法务总监,深耕足球领域多年,具有丰富的足球法律从业经验。此外,吕伟博士还为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修订积极建言献策,获得了国家体育总局的表彰。

徐尔摩斯

严禁商业机构或公司转载,违者必究;球迷转载请注明来源“懂球帝”

热门评论(14)

2025-03-04 12:10:45

765

人就是跑了,责任在公司,公司没钱

查看回复(25)

2025-03-04 12:14:33

384

郜林李玮峰这波球员不错的运气,高位退出了。

查看回复(19)

2025-03-04 12:26:48

263

何止俱乐部,之前报的班学一半公司倒闭了,几年了都没动静

查看回复(8)

2025-03-04 12:27:30

232

所以准入这事儿就显得特别儿戏

查看回复(8)

2025-03-04 12:25:58

152

一句话,必须俱乐部有自己的体育场以及响应的固定资产才能准入。不然

查看回复(56)

2025-03-04 12:11:31

81

国外俱乐部是怎么规避的呢?比如说我记得拉齐奥,佛罗伦萨,帕尔马都破产过,为什么人家就不解散呢?

查看回复(19)

2025-03-04 12:41:56

66

首先要弄明白一个前提:足协/中足联,只是管理部门,或者在足球圈子内有处罚权力。在说明白点,某球员如果违法犯罪,他们只能停赛+罚款,并不具有刑事判决权利。

所以弄清楚这个前提:

1️⃣球队还在——球员通过足协/中足联施加行为约束讨薪(比如准入),球员尚有可能拿到欠款,因为主体还在。

2️⃣球队解散——足协/中足联已失去约束目标,到这个阶段已经彻底脱离管控了,所以球员没有任何拿到欠款的可能性。

还有第三种可能:已解散的俱乐部大发善心,并且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会继续补发欠款给球员。

查看回复(11)

2025-03-04 12:40:54

36

中国有几个足球⚽俱乐部老板是真心想为足球做点事?真的懂得足球⚽?我想一个都没有,再这些老板的眼里足球⚽是什么颜色呢?

查看回复(10)

2025-03-04 13:23:44

36

只是母公司的活广告而已,附属品可以随时抛弃

2025-03-04 12:40:26

27

解决之道还是想方设法增加俱球队收入!目前收入主要依靠:赞助,转播,商业,门票,转会,周边这六个来源!其中门票,转会,周边是小部分,大部分还得靠赞助,转播和商业!因为球场容量和票价,周边的收入是有限的,也可能年年靠卖人生存。而赞助,转播,商业的收入是没有上限的!

查看回复(6)

2025-03-04 12:25:34

24

最简单的做法就是一欠薪就罢赛,直接屏蔽外界消息,大不了不踢球了

查看回复(24)

2025-03-04 13:20:12

24

还是最后归结到钱,联赛得盈利才行,靠各种补贴终归是畸形的。能盈利,做不下去了就有做的下去的企业接手,现在亏损谁来接?谁都不是冤大头?

2025-03-04 13:26:17

24

还是要官方放权让他完全市场化,以前足协抓的太严了。就说球衣如果换成俱乐部自己选择那国产品牌将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设计的也肯定比现在的耐克好看。而且价格会更低,在这个市场不是特别好的地方,价格低很重要

查看回复(4)

2025-03-04 13:22:07

18

足协为啥能占36%的股份?

查看回复(2)

更多精彩评论

相关标签